6月22日,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和信息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青铜与黄金:文明对话”活动举行。中哈两国历史文化学者、文博工作者等,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共同探讨博物馆跨国合作新路径。
中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哈萨克斯坦古代金器以黄金铸就武士形象,被视为哈萨克先民灿烂文化的缩影。此次文明对话,是“青铜遇见金人”中哈文化交流活动的首场活动。作为第二届中国——中亚通讯社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青铜遇见金人”中哈文化交流活动以“青铜”“金人”为文化符号,搭建文化对话桥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黎婉欣围绕“中哈具有欧亚草原风格的黄金与青铜器”主题,透过一处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考古发现,阐释了公元前8世纪至2世纪间,中哈两国贯穿草原地带的远程联系。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成果,当日,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计划通过联合策划文化活动、加强资源共享等方式,在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人才培训等方面增进馆际交流,深化文明互鉴。
文章转载自《新华网》
在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成功举行的“青铜遇见金人”中哈博物馆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上,一份特殊的“文化礼物”成为全场焦点——中国青铜领军画家强雪云的作品《青铜遇见金人--千年丝路印同心•万里文脉共何尊》作为宝鸡市赠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的礼物,由哈国国家博物馆馆长贝里克·阿布迪加里乌利先生接收。该作品将由哈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仪式现场,哈方代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馆长贝里克·阿布迪加里乌利,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杜伊谢诺夫·赛兰·铁米尔加利乌利与中方代表宝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边雅妮,宝鸡市政府副秘书长屈亚奇,宝鸡市文物局局长李晓毅,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段军林,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宝鸡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张建辉,作品作者:中国青铜艺术领军画家强雪云,以及北京大学教授朱凤瀚,北京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黎婉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杨坤,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研究员张天宇,新华社陕西分社分党组成员、副社长杨玉玲,新华社陕西分社副总编张京品,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负责人李严东等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化盛举。
强雪云创作的中国画《青铜遇见金——千年丝路印同心•万里文脉共何尊》,巧妙呼应了本次活动的主题。 画作艺术地诠释了中华古老青铜文明的厚重底蕴,并寓意着与哈萨克斯坦草原黄金文化的相遇与对话。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技法,展现了东西方文明跨越时空的交融之美。成为本次“青铜遇见金人”文化交流活动最生动的友谊见证。 它不仅承载着双方对深化两国文化合作的美好期许,也象征着中哈人民之间源远流长的情谊。作品围绕“青铜文明与草原丝路”主题,展现两地历史文化交融。探索“周文化西渐”与“欧亚草原文明东传”的考古关联性,通过文物实证阐释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互鉴。
作品呈现元素:哈萨克斯坦国宝--伊塞克金人(金甲赤袍武士),以庄重虔诚的姿态环抱中国宝鸡青铜重器何尊,巧合的是,两件国宝均诞生于约2500年前,都是古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金人代表草原的尚武精神与力量奔放,何尊象征周礼文明与“和”的智慧。它们分别矗立于丝路两端——宝鸡为起点重镇,哈萨克斯坦是欧亚草原通道,其相遇是历史的必然,更是两国深厚文化根脉的印证。
画面中,武士炽烈的金红战袍、铠衣与何尊端严的青绿尊体形成强烈的视觉碰撞,直观展现文化差异。武士环抱礼器于胸前的动作,成为文化深层交融与相互尊重的无声宣言,“何尊”之名谐音“和”(和平、和谐、和美)。战袍加身的武士怀抱融诸“和”与一身的青铜器,构成跨越时空的和平祈愿,是“化干戈为玉帛”的艺术表达,精准点题交流核心——增进理解,促进和谐。
画作以金、红、绿三色的对比与和谐,视觉化演绎“冲突中见共鸣”。这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古丝路交流互鉴精神的生动延续。它昭示着:在共建“一带一路”的今天,中哈两国以文化为桥,在碰撞中激发灵感,在交融中深化友谊,共同奏响和平发展的时代乐章。以对“青铜遇见金人”的历史盛举的记录,跨越时空碰撞交融,寄托着对民心相通、文明共荣、和平永续未来的共同追求。更是对本次活动让文物“活起来”,让民心“通起来”,续写中哈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之主旨的艺术再现。
强雪云,生长于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宝鸡市政协第十二届常委,宝鸡市工艺美术协会第四、五届主席,宝鸡市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宝鸡文理学院特聘教授,丝路女性文化大使,三秦优秀文化女性。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国家级展览并获奖。并在日、韩、美、澳、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等国家及港、澳等地展出。。近年先后在北京、西安、宝鸡、广州、银川、山东、尼日利亚驻华大使馆等地举办书画作品展。被英联邦成员国协会授予“国际爱心书画家”及“民间外交家”。其作品获得陕西省文旅厅艺术基金支持并在全国巡展。
作品被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及众多博物馆、美术馆、国际政要、贤达所收藏。出版有《南风北度》、《盛世华章》等10余种画集及专刊,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香港卫视、中国妇女之声、陕西卫视等专访报道;被《中国妇女报》、《美术报》、《人民书画杂志》、《陕西日报》、《文化艺术报》、《中华艺术家》、《秦风》、《宝鸡日报》等报刊杂志专题报道,在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数百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