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栏目《名家有约》:艺术名家妙如与敦煌作家边牧又见敦煌

2025-07-22
来源:华夏翰墨文化网

左画家妙如,右作家边牧

又见妙如

作者:边牧

七月中旬一个炎热的午后,郭家堡镇土塔村的日头正烈,我在院里的老榆树下和来访做康养企业的张总喝茶闲聊,忽闻门外传来笑语声。我起身一看,是熟络的几位文友——敦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高红玉,敦煌作家协会会员赵德举、张红兵、王玉红一—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生客,只见她眉眼温婉,望着我笑盈盈的。

“边牧老师,您还认得我不?”她先上前来,双手握住我的手,掌心温润。我这记性越发不济,正挠头琢磨,她已笑着自报家门:“我是妙如啊,五年前润宝斋那次聚会上,您还赠过我一本《敦煌牧歌》呢。”

这一说我倒记起来了。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沙州夜市旁的小巷里,装裱店的木香混着茶香,刚刚退休的小徐正为家事愁眉不展,牢骚满腹,是这个年轻的湖南姑娘接过话头,用佛理拆解纠结,以哲理剖析困惑,话锋里既有禅意又有生活气。当时便觉这女子不一般。

众人进屋坐定,妙如说这次是特意偷闲来看我,说着从帆布包里取出个大信封。打开来,取出的是一张细心折叠的三尺条幅。展开条幅,只见上面有画有字有章。条幅正中是朱笔勾画的一只佛手在轻拈莲花,指节圆润如珠,花瓣带着晨露的润意,透着安详虔诚。莲花上方题有“静心”二字,潇洒飘逸。题字左侧落款是三个随心随性的小字“妙如书”。紧随落款,是两方红印,一方为阳刻名章“张丽君”,一方为阴刻字章“妙如”,阴阳相济、别有情趣。原来,张丽君是妙如的本名。条幅天头地脚留白处分别盖有两枚篆书闲章“神韵”“和福”,表达了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只见朱砂色映着宣纸,倒比窗台上的蜀葵还艳几分。“您老爱静,这幅小画送您解闷。”她轻声道。众文友凑过来欣赏,对画技、书法、用心和意境都赞赏不已,齐声说得裱好挂起必蓬荜生辉而心静如水,我听了心里暖烘烘的。

闲聊时,张总说常在郁虹推文里看到我写的《敦煌牧歌》连载系列,对那个时代的敦煌人事变迁颇有感触。妙如也点头称是,随后,她翻开她的手机相册,指着她画就的一幅飞天图给我看。我边看边暗自思忖:别家飞天都衬着祥云,她画的飞天,脚下却是干裂的黄土,裂纹里还生着几丛骆驼刺。“敦煌的天再蓝,也离不得这养人的土啊。”她轻声说。我望着那画,忽然想起年轻时在戈壁滩上见过的落日,苍凉里藏着股子韧劲儿。

文友们七嘴八舌聊着,说妙如的画里既有唐卡的浓艳,又有敦煌壁画的古拙,却偏能画出自己的意思来。我虽不懂画,却看得出她笔底的心意——就像她待人,不花哨,却满是真诚。

转眼三个时辰过去,日头斜到西墙根。众人起身告辞,我挽留不住,只好送他们到村口。妙如说下次来要带一副最新的画作,让我提提意见。我挥着手笑:“我这老头子哪懂这些,不过看你的画,心里敞亮。”

如今那幅“静心”莲花菩提画作挂在上房中堂一侧,有客人进屋抬眼见了都要赞问两句。我总是说,这画好,送画的人更好。

甘肃敦煌著名作家边牧先生与他的书

妙如,名张丽君,字无心

中国书画院副院长

翰艺林书画研修院院长

人民书画家

功勋艺术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北京东方书画研究会专委

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央电视台】CCTV《艺术名家》栏目特聘客座教授

妙如研修于中央美院,采西藏唐卡的色彩与敦煌壁画风格,融汇贯通,遂自成一派,成为色彩丰富独具特点的绘画艺术。

作品集《盛世敦煌之美》,《108罗汉集》、《佛画观音集》、《硕果集》、《花鸟集》、《长乐图集》等,大数幅作品被海内外人士,书院,慈善机构,寺庙,爱好书画人士收藏。金秋长城《中华颂》被人民大会堂收藏,《青春之歌》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23广州市第五届国际城市文化交流展,2025第35届北京时尚经典全国书画名家展等等,及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书画展中在香港,澳门,韩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多次展岀。并荣获中俄文化交流使者金笔奖,《硕果》《秋韵》等荣获创新奖。是二十一世纪最俱收藏价值的青年画家之一。


妙如作品欣赏


阅读10023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