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2019年度影响力艺术家---邱禄生

2019-12-18
来源:

 

0.jpg


  

  艺术简介:


  邱禄生,字秋雨,福建省龙岩市人。当代实力派书法家、艺术家。


  邱禄生自幼酷爱书画,数十年来,不渝初心,笔耕不倦,勤临碑帖,承其精髓,广纳博采,融会贯通,师古图新,遂成一体。擅篆隶,备精各体。在继承前人笔法的同时,吸收近代诸名家技法,形成了既有传统又有个性的书法艺术风格。其隶书功底深厚,书风淳正,格调高雅,苍劲高古、浑厚大气;其行草笔墨雍容筋健、气韵清俊,儒雅洒脱。在国内外各种交流与展赛中斩获诸多大奖与荣誉。作品被国内外诸多机构及政、商界要人永久收藏。作品和个人相关报道在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主媒广为传播。个人传略散见于百度百科、全国艺术人才数据库和个人艺术官网以及各网络网站链接报道。


主要成就:

     

2017年4月,在墨宝斋组织的第七期《用实力说话》书画展中,邱禄生荣获第一名。墨宝斋书画院据此特制作《书法家邱禄生书法创作中》推介视频,在线点播量达87万次(腾讯视频)。


2017年7月6日至9月1日,邱禄生35幅作品入选《墨客网》网络个人书法展。


2017年7月,邱禄生作品受邀参加北京宋庄三昧艺术馆“中国新闻培训网十位书画名家作品展”展出。


2017年6月27日,邱禄生受邀参加“中国两汉文化徐州魅力行”活动。


2017年9月,邱禄生受邀参加“‘重阳杯’艺术节,孝道文化传播——24位公益书画家书画作品义拍公益活动”。


2017年9月28日,邱禄生参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全国书画名家邀请联展暨书画名家进校园活动在清远书画院展览馆开展。


邱禄生近三年受邀参加文旅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中外艺术交流中心活动:

1.   “美国夏威夷~2017第三届世界书画节”。

2.   “老挝万象~2018年亚洲书画百杰展”。

3.   2018年“中国书画小使者代表团应邀赴法国、意大利,与法国美术家协会、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威尼斯美术学院、巴黎莫雷市政府、欧洲时报等进行交流,合作”。

4.   “西安~2018年首届中法、第十二届中韩国际名家书画大展”。

5.   2019年5月在四川成都乐山举办的“第二届中法澳书画邀请展”及乐山、遵义釆风活动。   

6. 2019年10月在伦敦和曼彻斯特分别举办的“笔墨中国一第四次中国书画名家英国展”。

7. 2019年12月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中心举办的“第六次中法书画名家二十人法国巴黎艺术中心展”等


2019年7月,邱禄生创作的四尺隶书中堂《室雅人和》作品在欧洲匈牙利国家艺术馆展出;并在中欧国际2019春季拍卖会上,以5365欧元的价位成交拍出。


2019年12月,邱禄生受邀参加在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故里曲阜“春秋书院”举办的“问道儒源——三十位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


主要事迹:


邱禄生曾长期任职于国家电网,多次受到党、政机关和部门表彰。被国家统计局授予“全国优秀统计工作者”称号、被福建省总工会、劳动厅授予“全省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邱禄生现为:

国家一级美术师

国家一级书法师

曲阜鸿儒书画院终身常务副院长

河南今网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副秘书长

中儒文化产业联盟副主席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中国口哨协会会员

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

文旅部中国社会艺术协会榜书委员会会员

文旅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艺术发展中心会员

住建部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原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书画工作委员会会员

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委员

CETV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

香港文联书法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

龙岩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文旅部文化艺术人才资料数据库录入艺术家和战略合作书法家

文旅部中国乡协领导干部网书画研究院书法家


荣誉历程:


2017年8月,参加全国首届“一带一路-国礼杯”书画大赛组委会举办的书画大赛,荣获金奖。作品入编《作品集》。被授予“’一带一路’文化使者”荣誉称号。


2018年1月,邱禄生被在参加《墨客网》评选2017年度最具人气书画家活动中,荣获“墨客网2017年度最具人气书法家”称号;荣登墨客网“星耀2018人气艺术家”栏目。


2019年3月,被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国文化进万家文化传播大使”。


2019年3月,参加由中国国际书画艺术院、江南翰林诗书画院等联合举办的2019“迎春杯”全国精品书画大展赛,荣获金奖。

被授予“2019全国百名优秀书画名家”称号。


2019年5月,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国梦想杯’诗书画大赛组委会举办的诗书画大赛,荣获金奖。被授予“书画中国梦-优秀艺术家”称号。


2019年9月,参加华夏翰墨艺术交流中心、时代颂歌-贺建国70周年书画展组委会举办的“【时代颂歌】中国书画名家贺建国70周年作品联展”,荣获金奖。授予“新时代杰出艺术家”称号。


入编典籍及专集:


2017年5月、7月,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中国集邮宣传中心网、中国集邮文化中心网经中国邮政批准授权分别制作、出版、发行: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喜迎十九大》(18幅作品)、《一带一路“中国梦”》(18幅作品)、《和谐中国-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主题邮币卡》(28幅作品)等三套限量版珍藏主题邮册。


2017年入编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中国当代文艺领军人物大辞典》


2017年入编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文艺精品博览》


2018年入编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国崛起》


2018年入编中国文化信息学会主编的《“大道传薪”中华文化传承名人录》


2018年入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美术选集》


2019年入编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美术图鉴1949~2018》


2019年入编中国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家作品收藏与鉴赏》


2019年12月,出版《不忘初心   艺路逐梦——邱禄生书画艺术(一) 》个人作品专集。


  邱禄生作品欣赏:



1.jpg

邱禄生作品1


2.jpg

邱禄生作品2


3.jpg

邱禄生作品3


4.jpg

邱禄生作品4


5.jpg

邱禄生作品5


6.jpg

邱禄生作品6


7.jpg

邱禄生作品7


8.jpg

邱禄生作品8


9.jpg

邱禄生作品9


10.jpg

邱禄生作品10


11.jpg

邱禄生作品11


12.jpg

邱禄生作品12


13.jpg

邱禄生作品13


14.jpg

邱禄生作品14


15.jpg

邱禄生作品15


名家点评:


  著名书画评论家史峰先生评价:

  “邱禄生修隶书,以敬仰之心追其文化精髓,隶书形意以坚守古风正道为本,所有隶书作品皆是根正源清,一丝不苟,高古大气的正统风尚。…根扎传统得正品,锐意创新呈新功。邱禄生用临池实践之功,善学帖思辨之能,新风与古帖相融,创新不弃祖典, 厚积薄发,操笔成隶。正因如此,他的隶书作品传承隶书正统, 工稳端丽,凝重瑰伟,古朴遒劲,精致流美,文化质感,依大脉而得。 ”

(引自史峰撰文《根扎传统得正品,锐意创新呈新功

——记著名书法家邱禄生 》)


著名书画评论家田继学先生评价:

“邱先生的隶书,体态庄重,书写完美,尽得汉碑帖的精华,合规合矩,将东汉时期到达顶峰的汉隶书法艺术,再一次做出了完美的呈现。 对于隶书书法的创新才能,源于他对篆书的精深研究和勤于练习。他将篆书的灵动之气,迁移到隶书体中,让隶书兼有体态美和气质美,形与神通备,可称现代隶书新艺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

(引自田继学撰文《苦临汉碑得真谛,隶笔成书艺自高

——记当代著名书法家邱禄生先生》百度搜索)

     

著名书画评论家叶峰先生评价:

“邱先生创作的隶书融入自己的书法风格,做到古为今用,雅俗共赏,与时代共呼吸,更充分取得“变化气质、陶冶性灵”的效果。这种隶书是当代书坛独树一帜的书体、自成一派,极具生命力!”

(引自叶峰撰文《 中华文化大使——苏士澍、邱禄生》)

       

著名书画评论家江上先生评价:

“在隶书的研习和创作上,邱先生“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刻苦专研隶书书法数十年,深的古隶书之遗风。邱先生好学不已的同时,又能博古通今,与时俱进,他把平生所学书法经验融合后,有了自己的特点。初观邱先生书法,端庄秀丽,古朴飘逸。他在注重吸取先人碑帖古意之时,又兼容当今书坛隶书大家之新风,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他丰富了隶书创作的内容,“邱隶书”之风铺面而来,让人叹服。古之有大成就者,莫不研习古人之精华,谙熟于心,穷毕生之精华,而不怠惰,勤勤恳恳,方能引领一代书风。”

(引自江上撰文《生道隶书正,沧桑玉汝心——记当代实力派书法家邱禄生》)


著名书画评论家墨笑先生评价:

“书法名家邱禄生先生自幼钟爱书法,数十年来,不渝初心,笔耕不倦,拜摹名家,承其精髓,广纳博采,融会贯通,师古图新,遂成一体。邱先生擅篆隶,备精各体。观其作品,隶书功底深厚,书风淳正,格调高雅,大气磅礴。邱先生的书法作品无论从字法、笔法、墨法还是章法、意境上,均透出灵动,藏有睿智,睿智中又见大气。邱先生以其非凡实力,作品入编入典,主媒广为传播,在国内各种交流与展赛中斩获诸多大奖与荣誉并被诸多重要机构及政商要人永久收藏,是国内书坛不可多得的实力派书法名家 ”。

(引自墨笑《36头条网》“实力派书法名家邱禄生书法专辑”中导语



阅读89675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